九游官网-凯恩连续三场比赛得分超过比赛规则变更,阿森纳不断突破!-九游官网
24
2025 / 08 / 08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01618 公司简称:中国中冶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1.九游娱乐APP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九游下载安装半年度报告全文。
1.九游体育2 公司简介
■
■
二、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情况
2.1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
2.2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2.3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2015年12月8日,接中冶集团通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及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进入中国五矿。中冶集团作为中国中冶的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国中冶的最终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已分别批准豁免就中国五矿因战略重组而产生的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本公司股票的义务,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已通过战略重组的反垄断审查。截至目前,相关产权变更工作尚未完成。
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关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总体分析
1、在战略新定位的引领下,实现转型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新定位,以市场的突破力、技术的驱动力、资本实力和商业模式的张力,实现企业规模效益并举、提质增效升级。
冶金建设国家队:为积极总结冶金建设国家队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持续推进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建设工作的落地,公司组织专家小组,编制了《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手册》(简称“《行动手册》”),并成立了国家队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国家队建设提供综合咨询、技术指导及技术评估,保证持续推动打造冶金国家队工作的开展。《行动手册》标志着国家队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是公司积极推进落实战略新定位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为积极推进落实《行动手册》相关要求,督促处在冶金建设八大部位、十九个业务单元第一梯队的子公司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往高端打,以自身的业务单元的世界第一,确保冶金建设国家队整体实力保持世界第一,公司将保证足够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投入,促进各子公司专利和技术持续提升,把冶金建设国家队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在装备制造企业孵化生长,实现把技术搭载在产品上,冲向世界。促进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技术优势落在市场上和具体项目上,让研发的技术在市场上培育和熟练,让技术和产品在市场和项目上显身手,形成市场优势,最终实现冶金建设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60%上升到80%。力争牢牢占领技术制高点,在冶金领域保持世界第一的绝对地位。
基本建设主力军:2016年,公司继续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脚步,挖掘我国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巨大潜力,争做国家基本建设和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力军。
在国内基本建设市场,2016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发挥“三力合一”的市场开发合力,坚持走高技术建设路线,并借助自身强大的产融结合能力,将“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有活力的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开拓高端房建、高速公路、市政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市场。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的设计与运作,强化与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与云南昆明市、云南滇中新区、广东省、河北保定、四川发展、河北省交通厅、河南安阳、重庆两江新区、湖南省湘江新区等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6份,内容涵盖综合管廊、成片区开发、市政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等具体项目。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与天津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三河市、湖北省黄冈市、北京市顺义区、贵州省发改委和贵安新区等的战略合作(其中,河北省三河市、贵州省发改委和贵安新区的战略合作协议已于7月份签署)。
经过积极开发和运作,2016年上半年,贵州三施、三荔、紫望三条高速公路项目, 黔东南州“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新城项目,郑州惠济区棚户区改造,深圳市龙岗区阿波罗未来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厦门花园国际大酒店工程,曹妃甸基础设施工程二期等一批大项目已成熟落地。
新兴产业领跑者:公司将多年形成的工程技术经验、多学科、多专业集成优势快速延伸转化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新优势,将传统优势和再造的新优势整体结合起来,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新动能。公司要求下属科研设计类企业必须把国家队建设以外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创造性转化,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大型主题公园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美丽乡村、环境保护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力。此外,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组织和参与制定新兴业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高行业话语权,占领市场制高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领跑者。
2016上半年,各技术研究院积极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强化设计院与施工企业的对接;各子公司间也加强协作,共同开拓新兴市场,中标多项重大工程:
在管廊建设领域,公司陆续中标了银川、四平、吴忠、武汉、深圳等多地管廊PPP及施工总承包项目共13个,项目里程169公里,投资额146亿元;中标可研、咨询、设计类项目里程135公里;中标规划类项目面积755平方公里(部分合同尚待签订)。
在美丽乡村建设领域,公司中标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石岩村建设“美丽乡村”项目、海口市红旗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重庆酉阳红石林地质公园项目(一期)设计项目以及四川螺湖半岛养老社区项目等多个项目。
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公司中标重庆市两江新区互联学院智慧园区项目方案设计、贵州大沙河国家度假景区规划设计等多个项目。
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公司中标了重庆市第一个海绵城市项目——国博中心项目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深圳市龙岗区阿波罗未来城基础设施EPC项目(集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内容一身),武汉市光谷中心城(海绵城市)综合设计项目,武汉市洪山区大学之城,汉南区通航产业园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多个项目。
2016年上半年,在原有“管廊技术研究院”、“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三大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了“主题公园技术研究院”、“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水环境技术研究院”三个技术研究院,将致力于主题公园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新材料开发、流域环境总量控制及水质目标管理、流域河道底泥与市政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智慧康养社区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
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就是要牢固树立技术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其涵盖了企业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科技研发投入、业务发展战略等全方位的企业管理理念。
“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是中国中冶伴随着新中国钢铁工业恢复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形成的结论。冶金工程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使中国中冶具有了其他建筑业企业所不具备的学科门类齐全、创新能力突出的技术优势,打造了中国中冶在冶金工程领域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树立了中国中冶冶金建设国家队地位,造就了中国中冶的辉煌。这种技术优势在非冶金工程领域的延伸、裂变、聚合,奠定了中国中冶成为全领域、全业态、全产业链的大型建筑业企业集团的基础,使中国中冶在转型发展中谱写出新的乐章。
“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符合当今企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中国中冶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是中国中冶改革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由之路。
“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就是要加快研发引领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兴技术,始终占据技术的制高点。几年来,围绕着新的战略定位,中国中冶集中了最优质的资源组建了若干工程技术研究院,有力地推动了新战略的实施。
服务于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组建了以中冶技术研究院为主平台,以冶金工程领域19个业务单元事业部为研究前沿平台的冶金工程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
服务于打造基本建设主力军,充实了“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挥它们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先导和技术保障作用,为提升中国基本建设整体水平、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服务于打造新兴产业领跑者,先后组建了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主题公园、康养产业和水环境6个技术研究院,紧跟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挖掘出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研究方向。通过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积极主导编制有关规范、标准,建立相应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掌握核心技术,开发核心产品,确保中国中冶以技术领先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1)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引领
积极贯彻落实《行动手册》,加快实施《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行动纲要》,紧紧围绕钢铁冶金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集中优势资源,下大力解决钢铁全流程全系统的节能环保问题,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大力加强智能钢铁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持续推动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
努力提升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及智慧城市、水环境治理、康养产业、主题公园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国家、集团、子公司各级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公司多专业、多学科集成、产研一体化的技术优势,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成果转化,为公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不竭动力。
(2)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稳定的高强度科技投入。公司保持稳定的高强度科技投入,确保了集团重点研发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障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司通过建设中冶技术研究院,持续提升1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6个省部级工程中心、52个中冶工程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及成果应用水平。报告期内,依托中冶南方组建的“国家钢铁生产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的组建验收。
标准编制获得新成绩。管廊技术研究院在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之后,正在编制《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等国家标准,提升公司在本领域的话语权,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海绵城市研究院编制并发布了《中国中冶美丽乡村PPP建设指南》、《中国中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等一系列企业标准,提高公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能力,提高设计、施工效率。
知识产权取得新突破。公司进一步加强完善知识产权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集中围绕“冶金建设、基本建设及新兴产业”三大领域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网,建立支撑主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7,693件,其中发明专利4,196件。
(3)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组建技术研究院。在报告期内公司新建了三个技术研究院,其中主题公园技术研究院在主题公园新型材料、主题公园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智慧康养、PPP模式下康养项目投资与运营,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在区域水环境系统规划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技术研究院必将推动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加速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引领公司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研发明确新目标。公司所属各技术研究院在报告期内组织开展了行业领先的重点研发项目,其中管廊技术研究院开展了装配式钢制管廊、智慧管廊、综合管廊环境控制与模块建造的研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在乡村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园区开展研究与应用,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在雨洪模型应用、城市降水径流特征分析等方向开展了研究。这些新兴产业的研发方向紧跟市场需要,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开拓做出了积极贡献。
冶金“国家队”研发确定新方向。公司组织开展实施了钢铁冶金“国家队”第一梯队、国家级科技平台、中冶工程中心的重点研发项目,包括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矿山开采等传统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推动绿色钢铁、智能钢铁的发展,实现钢铁生产流程的节能减排,有关技术在宝钢湛江工程、越南河静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充分发挥多专业、多学科集成、科研工程一体化的突出优势。公司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上,既拥有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专业,又拥有土建、给排水、动力、环境工程、自动化、信息化等公用专业,具有强大的多学科集成优势,凭借几十年的工程积累和技术进步,在巩固传统领域领军地位的基础上,正在向新兴产业快速延伸,不断地发展壮大。
2、科技创新实力的继续提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6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环保原料场、活性炭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新型环保焦炉等一系列节能环保成果在宝钢湛江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料场节省占地面积20%以上,烧结烟气脱硫率达到95%、脱硝率达到50%以上,焦炉出口烟气污染物达到SO2<20 mg/m3,NOx<100 mg/m3的低排放水平,优于国家标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及应用”、“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连续炼铅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铁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三个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在行业科技奖方面,公司在2016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中,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有2项通过评审;共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这些奖项的获得,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冶金行业的技术话语权。2016年拟重点推进的科研项目中,围绕“中国冶金建设国家队”重点推进科研项目共计31项。
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冶管廊技术研究院正在主编《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等7个国家标准,将为规范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形成《1+3模式乡村资源评估体系》等研究成果,在重庆酉阳、云南盐津等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域得到成功运用。
公司新组建了主题公园技术研究院,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将致力于主题公园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新材料开发、流域环境总量控制及水质目标管理、流域河道底泥与市政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智慧康养社区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
6月16日,公司参建的上海迪斯尼主题公园正式开放运营。通过在项目投标、设计、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实施BIM技术,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管理,应用效果显著,缩短工期60天,减少管线、支架等材料成本10%以上。
3、紧抓PPP项目投资建设热潮,提高PPP项目施工合同额及收入比重
PPP模式是国家的一项治国战略举措,能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且能体现现代国家治理理念。根据财政部PPP项目2016年第二季度季报,截至2016年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达9285个,总投资额约10.6万亿元,其中已签署PPP合同即进入执行阶段项目619个,涉及总投资约1万亿元,大多数项目仍处于识别、准备和采购阶段,尚未确定社会投资方,因此,该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在PPP模式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的主要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冶紧随国家政策导向,自2015年以来,将产融有效结合,使公司的PPP业务得以快速发展,不仅贡献了大量新签工程合同额,而且为企业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开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
中国中冶是工程技术类企业集团,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主要目的是获取工程总承包任务。为此,公司通常控制PPP项目的投融资占比,且不为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并要求对PPP项目的投融资出资在项目建设期结束时,即可通过工程收益收回。
同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项目回款风险规避措施,认真评审、严格审批、谨慎参与,确保项目回款。首先是对能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具备物有所值、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有正式实施方案并已通过相应审核的正规PPP项目,公司全力参与;对不能最终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的“类PPP项目”中的政府采购项目,如有当地人大将还款列入预算及中长期规划的决议,也要积极参与;对不能入PPP项目库且不属于政府采购范畴,而被地方政府包装为PPP的项目,公司均严格审批、谨慎参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公司全部认真评审、严格审批,谨慎参与。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确定中标的PPP项目47个,投资内容包括道路、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公司在其中的总投资额约90亿元,撬动的施工总承包额超过800亿元,预计可实现较好的收益。由于PPP项目落地周期较长,项目中标到签署正式PPP合同并开工仍需一定时间,因此,公司已中标的PPP项目转化为新签合同额、收入和利润,存在一定滞后。
4、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1)继续加强海外市场布局,海外项目中标数量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2015年重点布局的2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优化调整,增加新的热点和潜力地区,如增加我国政府鼓励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国家;增加符合亚投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信保、五大基金(中非、中拉、东盟、中东欧、中非产能合作基金)融资政策的目标国家;增加符合中非合作10大计划、政府框架协议项下的有关国家等。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中标海外项目合同额共60.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其中已签约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额26.9亿美元。中标签约的项目数量增加一倍多,主要来自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海外工程项目共492个,未完合同额89.9亿美元。在手海外工程项目2016年1至6月完成营业收入48.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6%。
(2)海外业务亮点频现
第一次中标美国本土大型工程。本公司下属中冶海外和美国PDC资本集团签署养老地产建设协议,合同额5.5亿美元。根据协议,中冶海外将利用在中国采购和加工、在美国本土组装和配套的模式,参与养老地产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工作。通过和美国公司优势互补,为项目创造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一次获得海外地铁合同。本公司下属中国京冶新加坡分公司利用自身科技先导型企业的优势和技术实力,成功签署新加坡地铁汤东线建设勿洛南站及隧道项目,合同额1.4亿美元。标志着本公司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开启了新的一页,不仅增强了公司在当地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影响力,更为公司“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新定位提供新的支撑,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品牌效应。
再次在海外获得大型综合系统钢铁项目。在刚刚完成两个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湛江钢铁项目——宝钢湛江钢铁厂和台塑越南河静钢铁厂之后,公司再次在海外获得大型综合系统钢铁项目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全工艺系列合同,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设备材料管理、项目管理等,合同额超过8亿美元。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关丹港市,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本次获得350万吨钢铁项目全工艺系列合同,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公司必须要“占领钢铁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在冶金领域保持世界第一的绝对地位”的钢铁誓言。
5、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战略,风险管控进一步得到加强
公司深刻总结从2006至2010年期间大量承揽BT、BOT等垫资项目和部分高风险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导致资产运营能力逐年下降造成的风险型财务结构的教训,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战略,严控经营风险,使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资产收益不断得到提高。
严格投资项目审查,从源头上控制风险。PPP项目是近几年在国内大规模出现的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建设模式,由于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已经成为建筑市场受到竞相追逐的一个热点。但是作为探索阶段的一个模式,PPP的种类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多样性,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公司一直保持清晰的头脑,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没有盲目跟风追求项目的数量。中国中冶所有的PPP项目均须统一报集团总部进行严格的可研预审并通过总裁办公会议审批,通过审批方可参与投标,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源头上严把风险关。
加强重点领域清欠。在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钢铁企业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加上国家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或使部分钢铁企业因此破产、重组,这就给公司的两金清理带来较大的风险。为此公司明确了钢铁企业为两金清欠的重点领域,建立逐级损失问责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清欠力度。
坚持稳定的财务发展战略。一是公司通过建立应收款项清欠责任体系,并加强存货结算速度和力度,将应收款项和存货规模控制与各级子公司及其经营层绩效挂钩,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实降低资金占用,提升资产质量和资产运营能力。二是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对资金无保障、效益未达标的项目坚决不投标,并做好项目评估,从源头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加强内部管控,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好各项业务事前筹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与考核,提升业务盈利水平和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促进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主营业务分析
1、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千元
■
2、收入和成本分析
(1)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因素分析
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化以及本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态和国家行业调控政策实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1)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走势变化,可能影响本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业务环节,进而可能导致本公司经营业绩产生波动。本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在国内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2)本公司业务所处行业政策及其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本公司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和资源开发业务均受所处行业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国家针对钢铁行业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针对制造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针对资源开发实施系列支持政策和针对房地产行业实施“去库存”扶持政策,以及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行业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本公司业务领域的调整和市场区域的布局,从而影响本公司业务的内在结构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化。
上述1)、2)两点是影响公司2016上半年业绩的重要风险因素。
3)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汇率的变化
①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
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将通过影响本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税赋而影响本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本公司部分下属子公司目前享受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资源税、房地产开发税、建筑业“营改增”等可能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变动,这些变化将可能影响本公司的财务表现。
②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本公司部分资产分布海外,部分业务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汇率的变动有可能带来本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和货币结算的汇率风险。
此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等将对本公司的融资成本、利息收入产生影响。
4)境外税收政策及其变化
本公司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业务,缴纳多种税项。由于各地税务政策和环境不同,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国承包商税、个人所得税、人头税、利息税等在内的各种税项的规定复杂多样,本公司的境外业务可能因境外税务政策及其变化产生相应风险。同时,一些经营活动的交易和事项的税务处理也可能会因其不确定性而需公司做出相应的判断。
5)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本公司工程承包、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业务需要使用钢材、木材、水泥、火工品、防水材料、土工材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本公司装备制造业务需使用钢材与电子零件等。受产量、市场状况、材料成本等因素影响,上述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本公司相应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
6)工程分包支出
本公司在工程承包中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有可能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分包商。工程分包一方面提高了本公司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以及履行合同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对分包商的管理及分包成本的控制能力,也会影响到本公司的项目盈利能力。工程分包,实际上既提高了本公司合同履约能力,也分散了合同风险。
7)子公司与重点项目的经营状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的多晶硅业务实现扭亏,但巴新瑞木镍钴红土矿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西澳SINO铁矿EPC总承包项目第三方审计最终结果、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工程款项的回收情况以及部分钢铁企业工程款项的回收情况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未来的财务表现。
8)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经营管理水平对公司的业绩将产生重要影响,本公司将继续“聚焦中冶主业”,努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运行,以强化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通过“大环境、大平台、大市场、大项目、大客户”的运作以及通过改革创新、科学决策激发本公司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些管理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也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产生较大的影响。
9)收入分布的非均衡性
本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工程承包业务。工程承包业务的收入由于受政府对项目的立项审批、节假日、北方“封冻期”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本公司每年下半年的业务收入会高于上半年,收入的分布存在非均衡性。
(2)主要供应商和客户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总额为1,883,254千元,占营业成本总额的2.26%。前五名供应商主要为工程和劳务分包公司,与本公司无关联关系。
单位:千元
■
报告期内,本公司来自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为4,511,843千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4.71%,前五名客户与本公司无关联关系。
单位:千元
■
3、其他
(1)公司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未发生重大变动。
(2)公司前期各类融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实施进度分析说明
经本公司董事会审议,并经公司股东大会及A股、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公司拟通过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实施股权再融资。目前,本次非公开发行事项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及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
(3)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2016年,本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300亿元,上半年实现958.25亿元,低于时间进度,一是建筑企业“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营业收入规模;二是受北方冰冻期和结算惯例的影响,下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通常高于上半年。本公司将努力完成营业收入年度计划。
(三)行业、产品或地区经营情况分析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千元
■
注:分部收入及成本为未抵消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1)工程承包业务
工程承包业务是本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是目前本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0.61%及12.22%,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工程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建筑业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导致合同收入和合同毛利均不包含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缘故。
本公司各细分行业近3年营业收入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比重情况如下:
单位:千元
■
(2)房地产开发业务
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总体毛利率分别为33.93%及22.13%,同比上升11.80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较大,主要是受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收益较好的影响。
(3)装备制造业务
本公司的装备制造业务主要包括冶金设备、钢结构及其他金属制品。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3.10%及13.99%,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制造业务受行业形势影响毛利率下降较大的缘故。
(4)资源开发业务
本公司的资源开发业务包括矿山开采及加工业务,从事矿山开采的主要有所属中冶铜锌有限公司、中冶金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从事加工业务的主要是所属多晶硅生产企业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资源开发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0.83%及-9.14%,同比上升8.31个百分点。主要是多晶硅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大幅上升的缘故。
2、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千元
■
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的境外营业收入分别为5,954,235千元及4,831,409千元,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越南河静钢厂项目、科威特大学城项目等工程承包业务,以及新加坡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的资源开发业务。
(四)成本费用及现金流情况分析
1、成本分析表
单位:千元
■
注:分部成本为未抵消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单位:千元
■
2、费用
(1)销售费用
本公司销售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差旅费、运输费、广告及销售服务费等。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34,570千元及606,020千元,同比上升21.21%,销售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77%及0.60%,上升0.17个百分点。
(2)管理费用
本公司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研发费、折旧费、办公费等。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管理费用分别为4,361,156千元及4,067,552千元,同比上升7.22%。管理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5%及4.04%,上升0.51个百分点。
(3)财务费用
本公司的财务费用包括经营业务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汇兑损益及银行手续费等。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财务费用分别为1,287,940千元及1,767,396千元,同比下降27.13%。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34%及1.76%,下降0.42个百分点。
3、研发投入
公司研发投入的情况详见下表:
单位:千元
■
4、现金流
本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千元
■
(1)经营活动
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49,369千元及-4,053,589千元。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收到的现金,分别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重为98.11%及98.71%。
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比重分别为80.86%、7.64%、6.57%及81.65%、7.07%、6.21%。
(2)投资活动
本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为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资产等所取得的现金,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分别占到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的比重为81.27%、5.52%、6.71%及6.28%、57.89%、17.50%。现金流出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投资支付的现金,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分别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比重为45.05%、32.87%及56.09%、21.31%。
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759千元及-2,151,899千元,本公司投资活动主要在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业务。
(3)筹资活动
本公司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为取得借款等收到的现金,分别占到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比重为97.54%及86.48%;本公司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为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等,分别占到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的90.67%、9.15%及93.33%、6.56%。
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本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964,191千元及2,101,512千元。
(五)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负债情况分析(下转C6版)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